高智能方程式 (Cyber Formula)
- Admin
- Apr 7, 2016
- 5 min read

監製: 福田己津央
原作: 矢立肇
主要劇本: 福田己津央, 星山博之, 両澤千晶
主要作畫監督: 吉松孝博, 內田順久,久行宏和
<Cyber Formula>, 香港譯<高智能方程式>,台灣譯<閃電霹靂車>,1991年在日本首播,2年後在香港的無線電線上播放,當年我還很年輕而且有追看,它是一套我很喜歡的動畫,事隔多年已經不太記得劇情,搜尋資料才記起當年無線電視為<高智能方程式> 作了一首主題曲<你讓我找到未來 >,還要是由當年當紅的草蜢主唱。2015年是<高智能方程式>的故事開始的一年,所以最近有很多紀念活動和商品推出,例如有生產商製作了1:1的雷神模型。為了紀念 ,我買了新出的超級雷神玩具模型,也趁此機會重溫這套經典動畫。
整個系列,主要共有5套作品如下:
1. TV版 (全37集,1991年推出)
2. OVA: Double One (全6集,1992年推出)
3. OVA: ZERO (全8集,1994年推出)
4. OVA: SAGA (全8集,1996年推出)
5. OVA: SIN (全5集,1998年推出)
我不打算在此逐一寫每一套的故事內容,實在太多,我只說一下故事背景,故事開幕是講主角 - 14歲的風見隼人,誤打誤撞坐上父親設計的高智能賽車 - 雷神,被迫代表車隊參加第10屆的高智能方程式大賽。雷神是搭載具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統的賽車,所以懂得不斷學習,能和隼人一起成長,從此他們成為最佳拍擋,在比賽中肆虐對手(笑) 。
超過60集的故事,內容相當豐富,情節不限於賽車比賽,TV版中更有集團搶奪雷神的陰謀。而賽車跑道亦很多樣化,例如有一般賽車場跑道,越野山路,雪地,公路加越野山路的混合賽道,甚至電子賽道,加上天氣變化和各個角色的描述,讓每一場比賽也有獨特的亮點。以劇情和跑道的多樣性而言,TV版最為豐富,往後的OVA都集中在故事情節和人物描寫上,只剩下一般的賽車場跑道比賽,比較可惜。
從前最喜歡的是ZERO,因為以"零的領域" 作題材,非常吸引,"零的領域"在現實中是真的存在,有人說是"Zone"或"Flow",簡單來說就是進入了"忘我境界",從而發揮最佳表現的狀態,尤其在運動中更容易讓人進入這個境界。當然動畫裡是誇張了很多,可以感應對手的內心,甚至可以和對手溝通。以前覺得SAGA不好看,可能因為畫風轉了,而且出現了生化電腦賽車,覺得缺乏了人性,沒有了趣味。

[ 進入了"零的領域" 會擁有超感官和反應,但對精神負荷很大,而能和對手神交…就真的誇張了點…]
但是,重看之後,我對SAGA大大改觀,甚至可以說它是系列中,不論故事內容,鋪排,和表達手法,最出色的一套,因為它帶出了人類和電腦競賽的深層意義,在最後一集更以訪問方式叫各個車手說出對勝負的看法,這個表達手法實在很出色。雖然我知道有最後一套作品 SIN,但感覺上SAGA更像結局。可能編劇的両澤千晶,真的想在SAGA完結<高智能方程式>,但奈何人氣太高,逼於無奈要製作SIN。SIN很短,只有5集,而且故事單調,畫面經常重複,雖然SIN的故事講隼人的最大宿敵 - 加賀, 最後終於能戰勝隼人,叫人感動,但製作得比較粗糙卻是事實。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動畫的歌曲,不論是主題典,片尾曲和插曲也非常動聽,歌曲配合賽車比賽,看得人熱血沸騰,可觀性大增。我也買了它的CD集來聽,非常棒!
[歌曲與賽車比賽的融合,可以在此片中感受到。]
故事人物眾多,我只想簡略寫幾個人物:

風見隼人: 雖然是主角,但最初也不是無敵。他經常遇到挫折,最初被新人王- 新條直輝打擊,之後又出現天才蘭度。而且,他和雷神也不是一直友好,他試過不信任雷神,也試過把雷神"雪藏",用其他賽車去比賽,更試過因撞車而害怕,不想繼續比賽。當然主角威能仍然是有的,去到最後一套SIN時,更是到達神一般的境界,對手想看其尾燈也不容易,除了加賀。而他最經典的一幕,相信是他跟雷神說:“今天的我…是沒有極限的!",實在是帥翻了。
["今天的我…是沒有極限的!",說起 <高智能方程式> 怎可能少了這一 幕]

新條直輝: 他是一個我頗為欣賞的角色,除了隼人,故事中對他描寫也很多。說他的個人故事是以凡人挑戰天才也不為過,雖然最初說他是新人王,冠軍的大熱人選,而且以壓倒性的技術贏隼人,但往後隼人變強,而舒密加,蘭度和加賀等怪物登場後,他便只能一直追著別人的尾燈,甚至後期遭車隊解僱,可是,他對勝利的執著過人,其中一集說就算他自己落地推著故障的賽車也要到達終點,其執著得驚人。在SAGA,經過到美國修行,總算出人頭地…..了一集那麼多 ,羸了隼人,得其中一站的冠軍。他亦是其中一個少數踏入過"零的領域 "的車手,可是到了SIN,遇到已經變到神一般的隼人,他連見到隼人尾燈的資格也沒有了。

蘭度: 他是一個好有趣的角色,在<TV版>末段,以天才姿態登場,同樣是14歲參加高智能方程式大賽 ,塑造成隼人宿敵的樣子,不單只在比賽,更想和隼人爭女朋友。其高遨,不可一世,造作的性格,小白臉般的外表,一點也不討好。我小時候就看他很不順眼,但今次重看,我有另一番感覺。在ZERO中,他跟隼人撞車,面上留下疤痕,他沒有去把它磨掉,以示自己對比賽的決心,一洗他花花公子的氣質。在SAGA的最後訪問中,被問到對勝利的看法,他說: "勝利這件事不能看得太輕,但不能看得太重,要取得兩者其中的平衡是最困難的,這道理用在甚麼事情上都一樣。"。對有認真去爭勝過的人來說,真的發人心醒。

加賀: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布里德加賀 (本名: 加賀城太郎) ,他是整個系列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角色,他技術超卓,初期往往帶領著隼人進步,亦曾經並肩作戰過。他比隼人更早踏入"零的領域 ",可是他精神負荷不了在領域裡接收的大量資訊而放棄用"零的領域 "。SIN更是以他做主角,講述他不惜再次挑戰"零的領域” 去駕駛和雷神同級的"凰呀",為的就是要嬴隼人。
<高智能方程式>以人和智能電腦的賽車結合的劃時代設定奠定了經典賽車動畫的地位,多年來亦沒有到有同類作品出現。如果你喜歡看日本動畫,絕不要錯過這套作品,雖然已經是廿年前的作品,但故事和賽車的設計一點也不落後。
* 圖片來自Google 圖片搜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