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plash (鼓動真我)
- Admin
- Sep 8, 2015
- 3 min read

導演/ 編劇: Damien Chazelle (戴文查素列) 主演: Miles Teller (米爾斯泰勒), J.K. Simmons (J·K·西蒙斯)
短評: 不要以為是一套勵志片, 完全不是這一回事。最初的故事發展沒什麼特別, 最後的結局卻是神來之筆, 令這套戲加了不少分數, 是值得推薦給大家看的另類音樂電影。
<鼓動真我>, 單看戲名會以為是青春校園音樂片, 有動聽的音樂表演, 型男美女, 主角很勵志地以打鼓成名......如果劇情是這樣的話, 這只會是平平無奇的一套電影, 而不會得到各方的好評和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提名。故事大概是說男主角Andrew (Miles Teller飾) 是一個著名音樂學院的新生, 對打鼓非常熱愛, 以成為傳奇鼓手為目標, 其後得到學院的指揮家Fletcher (J.K. Simmons飾)賞識, 加入其下樂團做鼓手, Andrew以為從此可以大放異彩, 但原來這只是他和Fletcher之間角力的開始......
指揮家Fletcher的性格刻劃很突出, 他對音樂非常認真, 追求完美, 能夠分辨音律中細微的錯處, 對團員亦非常嚴厲, 只要達不到他的要求, 便會化身做粗口魔鬼, 用粗口罵到你血肉橫飛, 你從來不知道原來粗口可以這樣說, 團員們對他又敬又畏, 在Fletcher的地獄式教導下, 樂隊吹湊時帶來的壓迫感, 不像是在表演, 而是在戰爭, 而且還是要打一場不可有任何一個錯失的勝仗, 因為只要你犯了一個錯誤, 你不知道會受到怎樣的對待。或者, 頂級的音樂表演就是需要這樣, 一個錯誤也不能發生。緊張的演奏氣氛, 令觀眾們看得透不過氣。這令我想起一套漫畫《舞吧!昂》,也是把跳芭蕾舞繪畫得像戰爭一樣,充滿壓迫感。雖然Fletcher教學方式很變態, 但他的理念或者是對的, 他說:"世上沒有什麼說話比 Good Job 更加害人了", 我其中一位籃球教練亦跟我們說過類似的說話, 你要追求極至, 便永不能滿足於此刻的成功。Simmons亦憑其精湛的演技, 活演了Fletcher一角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雖有魔鬼指揮家, 但男主角Andrew也不是正常到哪裡, 他對打鼓的執著是瘋狂的, 什麼親人, 女友, 甚至自己的性命, 為了打鼓, 他通通也可以拋棄。可以說這套戲是變態導師遇上痴線學生。在Andrew 身上, 你會看到一個人為了追求登峰造極, 可以去到幾盡。要成為傳奇, 或者就是需要這種堅毅不屈的態度, 但是把自己過份逼瘋之後, 最後又會得到什麼? 值得大家細想。
此電影原片只是一套18分鐘的短片,在辛丹斯影展上得到好評後,才獲投資拍成107分鐘的電影,片中的演奏故然精彩, 亦榮獲奧斯卡的最佳剪接和最佳混音獎項, 這歸功於只有三十歲的年輕導演Damien Chazelle(戴文查素列)和他的團隊。 可惜, 故事大部份篇幅也是講述Andrew和Fletcher之間的鬥爭,其他感情線顯得很非常薄弱,Andrew的女朋友除了襯托Andrew對打鼓的瘋狂之外,便只是花瓶一個,隨便找個無線二線花旦演也可以,他的爸爸更是可有可無的存在。要將本身只有18分鐘短片, 拉長至一個半小時的電影, 或有點難度, 頭三分之二的故事發展可以說是平平無奇, 直到Andrew在酒吧重遇Fletcher才是精彩的開始, 而最後亦以一場非常精彩的演奏作結, 但同時留下一個疑問給觀眾, 究竟Fletcher最後這樣對待Andrew, 是純粹想復仇, 還是為逼發Andrew潛能的手段? 這留待你去細看這套電影之後, 自行判斷。
Comments